一直以來,江口縣就以其富饒的林業資源、清新的高負氧離子空氣而聞名遐邇。全縣現有森林面積221萬畝,森林覆蓋率69.46%,位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一,且這一數值仍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綠色寶庫如此富饒,不僅因其得天獨厚,更在于該縣生態建設與保護的給力,群眾對綠水青山的依戀。
2013年,江口縣首次提出商品材禁伐,并依法取締9家木材加工企業,今年該縣再次出臺為期4年的商品材禁伐令。“禁伐前,我縣每年至少消耗森林活立木蓄積約4萬立方米,禁伐后,我縣每年可以減少森林消耗3萬立方米左右。”江口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楊軍介紹,該縣在實施商品材禁伐后,每年只安排1萬立方米木材生產計劃用于解決群眾生產生活自用、低產低效林改造、項目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采伐、自然災害和森林火災清理等,有效地杜絕了森林資源過度消耗。
同時,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通過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滅荒行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江口縣大力實施營造林,進一步增加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近年來,該縣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近1.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66.07%,增加到2015年的69.46%,活立木蓄積從2012年的10335871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11965040立方米。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和林分質量總體提升,優良的生態環境得以保持。
“我唯一掛念的就是這片山林,活一天,我就造一天樹護一天林。”自1989年來,民和鄉何壩村護林員艾志成,就與植樹護林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護林,他賣掉了自家的房子,住進了山林,半生與樹相依。在江口縣,像艾志成一樣以綠林為事業的護林員有470多人,除了上崗培訓,該縣還不定期對其進行護林知識培訓,并對197名護林人員實行了護林GPS軌跡定位管理,護林工作開展情況實時掌握,提高護林工作效率。
除了加強一線護林隊伍的建設,為守護這片青山綠水,“司法護航”也是該縣大膽創新的有益嘗試。2013年6月20日,江口縣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應運而生,對以盜伐、濫伐林木,采伐、毀壞珍貴樹木,藥魚、炸魚,環境污染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一律嚴懲,并實行恢復性司法主義,讓被告人復綠補植、放苗補生,補償生態損失。截至去年底,江口縣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已受理審結各類環保案件59件87人。
該縣還出臺《江口縣森林資源保護舉報獎勵辦法》《江口縣林業有害生物有獎報告制度》《江口縣古樹大樹名木保護工作方案》等系列措施,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增強全民護林愛林的法制觀念,鼓勵群眾人人參與保護森林資源安全。
“違規砍樹,那是要接受全族公審,大眾譴責的!”今年74歲的退伍軍人楊通文,是梵凈山基地的人文故事講解員。楊老告訴記者,早在400年前,家族祖先定下了“永禁砍伐”的族規,村里至今保留著150多棵古樹。治山治水先治人,植綠、愛綠、護綠的觀念早在江口人的心中深植。
正是憑借森林保護有力,森林覆蓋率高,以及其強大的自然生態凈化力,2016年12月,江口縣獲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授予“碳匯城市”稱號,該縣成為全國第三個,全省首個“碳匯城市”。并已投資1000多萬元成功實施首次碳匯造林1.07萬畝,目前碳匯交易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備案審查,有望在今年底便實現第一單碳匯交易。
穿行江口城郊,綠道、綠水、綠城、綠園、綠景、綠村盡入眼中,打足了生態牌的江口,與今年銅仁市提出的“六綠”攻堅行動不謀而合。借著“六綠”工程的實施,江口縣城至梵凈山景區的蓮花大道綠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將為江口這座生態小城再添一處美麗綠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