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小鎮柯利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案例,說明如何在全球向凈零排放轉型期間生存下去甚至繁榮起來。
澳大利亞制造業工人工會的達西·岡寧在西澳大利亞柯利的一個采礦場上眺望(照片:IHRB/奧利弗?戈登)
2007年的一個溫暖的夏日,一位留著地獄天使胡子、熱衷于制造混亂的工會老將出現在西澳大利亞州柯利的一次市政廳會議上,帶來了一個不受歡迎的消息:當地的煤炭行業大難不死。
“簡直被打得一敗涂地。”澳大利亞制造業工人工會(AMWU)的國務秘書史蒂夫·麥卡特尼回憶道,他的嚴肅、謾罵的態度掩蓋了根深蒂固的利他主義和對能源轉型一線人員的關心。“他們對我要說的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他們不斷提醒我,在城外的那座山上還有150年的煤。”
柯利在1880年代發現煤炭后形成,并很快成為該州煤炭開采和燃煤能源生產的中心。自1931年以來,它的兩個煤礦和三個燃煤發電廠為西南電網供電,這是西澳大利亞州的主要電網。
如今,130年過去了,煤炭在其文化中仍然像地下豐富的化石碳層一樣深入,該鎮9000人口中約有1800人從事與煤炭相關的工作。
但隨著地球變暖,遠離主要罪魁禍首——化石燃料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這個小鎮是全球煤炭行業正在進行的轉型的縮影。隨著世界上的煤炭生產地區努力解決如何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經濟脫碳而又不破壞當地社區的問題,柯利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擺脫煤炭的“公正轉型”藍圖。
結束澳大利亞對煤炭的依賴
到2050年,能源轉型將導致全球近100萬個煤礦工作機會減少,澳大利亞尤其受到影響。該國是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其近四分之三的發電量依賴煤炭,占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圖中顯示的是全球煤礦的位置、礦工規模及其占當地勞動力的比例。大圓圈表示礦工人數超過15萬人,中圓圈為5-15萬人,小圓圈在2萬人以下。深紅色表示礦工占當地勞動力份額居中高水平,淺紅色表示中低水平。譯者注。
但隨著該國計劃到2035年關閉90%的燃煤電廠,柯利已成功獲得近7億澳元(4.45億美元)的投資,以幫助其吸引新的綠色產業,包括電池儲能、綠色鋼鐵、石墨加工和鎂精煉。這筆資金還將用于重新培訓和重新利用煤炭勞動力,并振興該鎮的商業街和旅游經濟。
然而,這項計劃并不是由官員或公司高管從上面強加的。相反,它是社區主導的跨部門合作的結果,是近二十年艱苦奮斗的結果。
在為該地區供電一個多世紀后,柯利的公共燃煤發電廠穆賈和柯利發電廠將在2029年逐步關閉。這顯然威脅到該鎮的煤炭開采公司格里芬煤炭公司和普瑞米爾煤炭公司的未來,以及其唯一的藍碳島私人煤炭發電站。
柯利的穆賈燃煤發電廠(照片:IHRB/奧利弗·戈登)
作為回應,政府、工會、企業,以及最重要的——當地人共同制定了一項轉型計劃,以支持就業、社區穩定和經濟多樣化。
“世界別無選擇,只能離開煤炭,但像柯利這樣的煤炭社區需要有一個新的未來,以保證工人需要的支持,收入和機會,以轉型到新的可持續產業。”國際能源機構以人為中心的清潔能源轉型全球委員會特別顧問、國際工會聯合會前負責人沙蘭?伯羅說。
“柯利是一個非凡的例子,它擁有所有正確的成分。這還沒有完成交易,但它肯定在正確的軌道上。”
從憤怒到接受再到行動
經過麥卡特尼等人十年的努力,柯莉的轉型于2017年正式開始,當時西澳大利亞政府首次宣布計劃關閉協同效應的穆賈甲和乙礦區。最初,大部分社區都在否認,現任柯利市長伊恩·米夫林回憶說。“人們當想,‘這不會發生吧'。但漸漸地,人們意識到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隨后的幾年里,最初的對話演變成了艱難的計劃。當州政府于2019年宣布穆賈丙礦區退出時,該鎮已經以堅實的愿景和原則指導轉型為此做好了準備。
“我們希望由小鎮決定未來,而不是政府。”麥卡特尼解釋說。居民們強調需要可持續的“創造其他就業機會的工作”,利用該鎮歷史悠久的工業技能,這些技能不會讓后代陷入同樣的困境。他們還希望從“只有一份工作的城鎮”發展起來,認識到僅依靠煤炭的脆弱性。
史蒂夫·麥卡特尼,澳大利亞制造業工人聯盟州秘書(照片:IHRRB/奧利弗·戈登)
朱迪·漢斯是西澳州立法議會的柯利-普雷斯頓成員,記得曾與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馬克·麥高恩一起宣布燃煤電廠關閉時那令人難受的場景。“我不得不站在我丈夫、朋友和鄰居面前,告訴他們他們在穆賈發電廠的工作必須結束。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日子之一。”
2019年成立的公正轉型工作組及其州秘書處——柯利特派辦(CDU)——是個關鍵時刻。公正轉型工作組匯集了轉型中的所有合作伙伴——社區,雇主,政府和工會。“我們每個人都坐在桌子前,”工會成員麥卡特尼說。“然后可以不用往返珀斯就能做出決定。”
小組下設委員會處理從創造就業機會到再培訓的具體問題,確保每個工人都有一個個性化的計劃。“我們希望有償培訓在人們還在工作的時候進行,這樣他們就不會落后。”他補充說。“我們看到了澳大利亞汽車行業轉型時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等到關閉后再培訓工人,那就太晚了。”
2020年,公正轉型工作組和州政府發布了《柯利公正轉型計劃》,該計劃基于四大支柱:為受影響的工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機會,使當地經濟多樣化,慶祝柯利的歷史并促進其未來,以及承諾按照2015年巴黎協定的規定進行公正轉型。
為受影響的工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機會領域包括工人參與公正轉型、理解勞動力、為工人匹配新的機會和支持雇主就是支持工人4個主題;使當地經濟多樣化包括吸引和提升產業機會、發展旅游產業和支持當地業務3個主題;慶祝柯利的歷史并促進其未來包括展示柯利的歷史、改變柯利的觀念兩個主題;承諾按照2015年巴黎協定的規定進行公正轉型包括政府持續扶持、吸引社區和企業主參與、支持公正轉型工作組3個主題。(參見下圖,譯者注)
為轉型融資
柯利的方法已經產生了結果。西澳大利亞州政府迄今已向該事業承諾6.62億澳元,專門用于再培訓計劃、工業多樣化和基礎設施項目。該鎮還將受益于該州38億澳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包括目前正在柯利建造的10億澳元電池儲能系統(BESS)。
對轉型的資金支持始于2019年,州政府承諾向柯利支持倡議提供1.15億美元。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撥款3800萬元用于新的旅游景點,包括公共壁畫、探險小徑、重建娛樂場所和翻新高街,此后游客激增。
2022年,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宣布,除了3億澳元用于柯利國有煤炭資產的退役外,還將向柯利工業轉型基金撥款2億澳元,以支持綠色制造、礦物加工等優先領域的新大型工業項目清潔能源。
柯利公正轉型的歷史進程:
2017年,穆賈甲和乙礦區關閉;
2018年,由政府、社區、工會和產業界組成的公正轉型工作組成立;
2019年,西澳大利亞州政府承諾給柯利8000萬美元;
同年8月,宣布到204年前穆賈丙礦區分階段關閉;柯利特派工作組成立;
2020年,12月,公布公正轉型計劃;
2022年,6月,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宣布國有燃煤電站關閉;
2022年,6月,5.74億美元用于公正轉型,其中有2億美元作產業吸引基金。 (譯者注)
麥格涅姆的新綠色鎂中試廠是受益者之一。該工廠生產低碳鎂金屬,這是電動汽車和其他綠色技術的關鍵材料。它于2025年1月開業,目標是到2030年全面投產。“我們的目標是滿足5%的全球鎂需求,”首席執行官希洛·沙菲爾解釋說。“全面的設施將占地40公頃,創造1000多個建筑工作崗位,并提供400個永久職位。”
同樣,由州公用事業動力公司運營的柯柯利電池儲能系統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系統之一。它將為西南電網提供500兆瓦的電力和2,000兆瓦小時的存儲,該系統可以為785,000個普通家庭供電四小時。動力公司的轉型主管莉茲·巴格塔表示,這為公司員工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有些人已經將該項目作為個人轉型計劃的一部分。
該鎮將更大的希望寄托在西澳大利亞州綠色鋼鐵公司上,這是柯利經濟多元化戰略的另一個基石。該公司計劃建造一座45萬噸的電弧爐,由可再生能源供電。該設施將回收廢鋼制成低排放產品,與傳統煉鋼相比,每年有可能減少80萬噸二氧化碳。該公司希望在柯利創造約220個直接工作崗位,并在配套生產線上增加數百個工作崗位。
無人機拍攝的照片顯示了麥格涅姆的綠色鎂試點工廠,該廠于2025年1月開業。(來源:Bill Code)
為工人量身定制的計劃
柯利轉型難題的最后一塊是它的再培訓計劃。2022年,政府宣布了一項培訓支持一攬子計劃,將擴大現有的柯利就業和培訓中心,提供位于高街中間的設施,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職業和培訓援助。
“我們不能同時培訓每個人,新行業仍在發展,”該中心經理納特?庫克解釋道。“因此,我們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提供從簡歷撰寫到現場咨詢的全部服務。”
此外,動力公司還制定了勞動力轉型計劃,為受穆賈和柯利發電站關閉影響的工人提供個性化的途徑,提供再培訓、重新安置、自愿裁員或退休。“當關閉公告發布時,我們花了六個月時間聽取工人的意見,以了解他們的擔憂和目標。”負責該計劃的巴蓋塔解釋說。基于這些對話,動力公司制定了量身定制的計劃,幫助員工駕馭未來。
煤礦工人召開工會會議。(圖片:IHRB/奧利弗·戈登)
雖然柯利的轉型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這些努力開始產生成果。格里芬煤炭公司的維修工人獲得了 43% 的加薪、帶薪培訓、裁員補償提升了25%、3萬澳元的留任獎金以及“工作委員會”的設立。同樣,動力公司的員工已同意工資漲幅為通脹率加1.5%,這一漲幅保證到 2029 年,同時他們還獲得了帶薪培訓以及多了三個月的裁員補償金。
“只是轉型應該立即改變人們的生活,而不是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這就是你開始在工人的腦海中建立氣候行動和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之間的聯系的方式。”AMWU活動組織者達西·岡寧說。
轉型早期的成功也正在滲透到該鎮的更廣泛的經濟中。自2019年以來,柯利的勞動力增長了5.4%,人口增長了4%,建筑許可證增加了五倍。過去一年,房價中位數飆升了21%,而每年的游客數量也在攀升。
全球藍圖?
全球向凈零排放的努力正在加速煤炭的衰落,但這種污染性燃料仍然提供全球36%的電力,并支持全球840萬工人的生計,許多地區幾乎完全依賴煤炭來推動經濟。例如,印度賈坎德邦和恰蒂斯加爾邦的50萬煤炭工人,南非普馬蘭加省的9萬煤炭工人,以及波蘭西里西亞煤炭盆地的8萬煤炭工人,都面臨著各自國家的煤炭開采和能源轉型問題。
如果沒有適當的轉型戰略,這些社區將面臨高失業率、社會混亂和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影響整個社會。
在全球范圍內,有效的轉型戰略仍然很薄弱,這解釋了為什么澳大利亞及其他地區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正在注意到柯利的初露頭角的成功。澳大利亞新的凈零經濟管理局(NZEA)已經認識到其作為該國其他轉型煤炭城鎮的典范的潛力。根據市長米夫林的說法,該鎮已經收到了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東海岸和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有關其計劃的詢問。
柯利附近的埃文頓煤礦(無人機拍攝:IHRB/Bill Code)
埃文頓煤礦修復的礦床(照片:奧利弗?戈頓/IHRB)
柯利受益于一系列獨特的條件:高度工會化的勞動力,與工黨的歷史聯系,以及穆賈和柯利發電站等關鍵資產的國家所有權。這樣的條件使得不同的經濟行為體能夠進行合作,在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也可以找到,但在其他地方仍然很少見。“在像阿巴拉契亞(美國)這樣的地方,缺乏有組織的勞工和政治承諾往往會導致不滿,甚至極右翼政治的崛起。勞工歷史學家、最近一篇關于西澳煤炭轉型的論文的合著者布雷登·埃萊姆說。
此外,柯利的緊湊空間和接近綠色鋼鐵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興產業是一個明顯的優勢。由于這些具體因素,西澳大利亞大學商學院(UWA)管理和雇傭關系高級講師、勞動力和能源轉型方面的領先專家凱萊布·古茲認為,該模式的可復制性將受到限制。
他說,像阿巴拉契亞和波蘭的煤炭盆地這樣的大型和更分散的煤炭地區將發現創造足夠的新就業機會和基礎設施更加困難。“即使在柯利,過渡型轉型的機會也只是剛剛開始出現,”他注意到。“要到達終點線,一個社區有安全、綠色的就業機會,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艱巨任務-每個地區看起來都不同。”
盡管如此,古茲稱贊柯利的方法是“漸進和動態”協商過程的一個主要例子,優先考慮工人的聲音。“并非所有人都對轉型充滿熱情;有些人持懷疑態度,或將煤炭視為該鎮未來的一部分。但他們認識到轉型對他們的孩子和社區的價值,”他解釋說。
工會老將麥卡特尼知道讓他們站在一邊有多難,但他相信舍此沒有其他成功之路。
“如果我們在試圖在他們的社區內創造大規模變革時不賦予當地人權力,那么我們就錯了,”他說。
這是奧利弗·戈登為“公正故事”撰寫的原始報道的刪節版本,這是人權和商業研究所的一個全球項目,致力于尋找和講述人們共同努力推進公正轉型的故事。
本文于2025年3月19日發布在氣候之家新聞網站,作者:奧利弗?戈登,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進行翻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