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今日,由國際自然保護機構野生救援(WildAid)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共同發起,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提供技術支持的“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綠色生活”項目正式上線。青年演員、歌手王一博受邀作為野生救援地球一援公益大使共同倡導公眾以綠色、低碳、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全球氣候治理。
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帶來的威脅,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界、其他非國家行為體和個人必須協助改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 習近平主席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在這一背景下,“地球一援”應運而生。“地球一援”與“地球一員”諧音,既表達每個地球公民有權利享受大自然的豐厚饋贈,也有義務保護好地球、守護美好生態家園,用實際行動向岌岌可危的地球“施以援手”。“地球一援”的主要受眾是具有全球視角和行動力的青年人。因此野生救援邀請青年演員王一博作為項目公益大使,通過他的參與鼓勵青年一代積極行動。“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做出一些改變并不是犧牲,”王一博說:“其實是一種進步和創新。無論選擇哪種減少碳排放的方式,無論你能做到何等程度,每一份努力都值得鼓勵。”
中國首家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的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家順表示:“‘地球一援’品牌活動是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大力宣傳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動員社會力量踴躍參與的一項具體行動,我們的目標是攜手政府、機構、媒體、企業等合作伙伴,倡導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力支持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一援’的口號是‘生動源自行動’,寓意健康、可持續、充滿生機的共同家園,需要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付諸行動。”
“我們的一日三餐與地球的未來息息相關,比如飲食習慣對環境的可持續性的影響、浪費食物造成的碳排放和資源消耗以及使用一次性塑料產生的問題等。”野生救援“地球一援”項目經理謝端端介紹:“通過在互聯網和社交平臺播放公益廣告,以及在機場、地鐵站等公共區域投放海報進行傳播,我們希望‘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綠色生活’項目能讓公眾關注到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與自己的行為有密切的關系。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我們還推出了科普讀物《我愛我家的餐桌》和互動游戲《搭配完美一餐》,讓大家在游戲中獲得合理搭配膳食的科學知識,做出‘一起光盤’、‘出門自帶杯’等環保承諾。‘地球一援’是一個長期的公益品牌,未來還會涉及綠色出行、支持生態保護修復等更多更廣的領域。”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每年食物浪費的碳足跡相當于排放3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此次活動的主題和內容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密切相關,尤其是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還有均衡飲食,都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工作重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行動起來,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出一份力。”
“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綠色生活”項目得到了首席社會化公益平臺微公益和星光公益聯盟、喜馬拉雅、中國廣告協會、奧美互動咨詢有限公司、北京觀池互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德高中國、迪岸雙贏傳媒集團、航美傳媒集團、雅仕維傳媒集團、外灘之窗、路鐵傳媒、華鐵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引力視訊地鐵云窗、上海碧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看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益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銷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米茶傳媒有限公司、上海光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地鐵電視、上海吉遠網絡信息有限公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員張宇等機構和個人的公益支持和大力推廣。
<完>
野生救援
野生救援是2000年在美國注冊的非營利非政府國際環保公益組織。野生救援以終結非法瀕危野生動物制品貿易和應對氣候變化為使命,鼓勵公眾拒絕購買瀕危野生動物制品,選擇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保護瀕危野生動物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是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我國首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主要目標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同時也是經民政部認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基金會于2012年被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批準為締約方會議觀察員機構;2013年、2019年先后被民政部評定為4A級基金會;2015年成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員單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是引領國際消除饑餓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目標是實現所有人的糧食安全,確保人們能夠定期獲得充足的優質食物,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糧農組織擁有超過194個成員國,并在全球130多個國家開展工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