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碳項目盡管進行了改革,真正實現減排仍不太可能
雷切爾·羅斯·杰克遜 阿德里安·托菲吉-尼亞基
氣候之家新聞網站
2025年6月24日
到目前為止,碳市場尚未導致承諾的地球變暖排放減少——收緊標準的努力尚未證明其價值。
2024 年 11 月 14 日,阿塞拜疆巴庫的民間社會抗議活動反對利用碳市場應對氣候變化(照片來源:IISD/ENB |邁克·穆祖拉基斯)
雷切爾·羅斯·杰克遜和阿德里安·托菲吉-尼亞基是一份關于碳抵消改革效果的新報告的主要研究人員。
在我們撰寫本文之際,世界各國政府齊聚德國波恩,進行一輪緊張的氣候談判,如果今年晚些時候在貝倫舉行的 COP30 有機會幫助我們避免氣候完全崩潰,那么談判必須取得豐碩的進展。與此同時,行業參與者、政策制定者和數千名參與者齊聚倫敦,參加 700 多場活動,旨在促進從地方到全球的氣候合作。
我們都知道如果世界失敗,將面臨什么風險。
幾十年來,世界政策制定者和私營部門一直推動碳抵消(或污染行為者購買并計入其減排的“污染配額”)和自愿碳市場(自愿碳市場,將碳抵消與全球碳交易市場聯系起來)作為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
然而,它們從未、一次也沒有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持續減少相關聯。今天,數十項獨立研究和調查一再提醒我們抵消和 自愿碳市場 的徹底失敗。
然而,預計到 2035 年,市調機制的價值將達到 270 億美元,這表明其明確打算“全力以赴”實施一項已一再證明其自身失敗的計劃。與此同時,頂尖科學家和聯合國秘書長警告不要出現可疑的抵消,并通知 自愿碳市場,堅稱該行業要堵住漏洞,否則就會沉船。
自愿碳市場升級版2.0
為了應對多年來公眾對其失敗的曝光,自愿碳市場 行業正試圖通過協調一致的改革戰略——“自愿碳市場 2.0”來捍衛其合法性。為了拯救 自愿碳市場,已經啟動了新的行業主導的舉措、方法和標準——急于向投資者保證“泰坦尼克號的漏洞正在被堵住,冰山并不致命。”
在碳抵消和 自愿碳市場上“全力以赴”意味著將我們的未來、大量資源和地球維持人類生活的能力押在一個幾十年來未能證明其能力的機制上。
為了了解這種賭注的風險有多大,我們研究了 2024 年“自愿碳市場 2.0”的表現,看看是否有跡象表明這些改革正在刺激根本性轉變,或者碳抵消是否仍然無法修復。
“問題”抵消量的廣泛使用
我們的發現令人擔憂,但并不令人驚訝。盡管改革正在進行中,但有問題的抵消——其失敗意味著它們可能無法實現其所代表的碳減排——仍然是常態。
到 2024 年,全球 43 個最大的項目將超過 4770 萬噸有問題的碳抵消“注銷”(自愿碳市場 術語是指購買并計入減排),占整個自愿碳市場的近四分之一。這些抵消措施都不能指望實現承諾的減排,但它們被世界各地的行為者使用,往往代替了真正的減排。此外,我們發現:
? 80% 的抵消經過評估不太可能實現承諾的減排。
? 幾乎所有(或 93%)注銷有問題信用的項目都位于 全球南方國家,這些國家歷史上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小。這包括在巴西的五個項目,巴西是今年晚些時候聯合國氣候談判的東道主。
? 有問題的抵消的批準和推廣遠不止一兩個“壞蘋果”。4 個注冊機構和至少 17 個核證機構參與了這些有問題的抵消的批準,這表明自愿碳市場對未能實現減排負有更廣泛的責任。
? 林業和土地利用項目以及可再生能源項目是利用最多的問題項目之一,盡管其他行業也有參與。
? 我們更詳細地研究了所有 37 個項目,都存在至少一個根本性失敗的合理風險,導致項目無法交付——總計近 4000 萬噸信用。這些項目要么具有合法性風險,要么具有非額外性(23)、非永久性(14)、泄漏(17)或過量簽發信用(19)的高風險。
忽視失敗很危險
這項新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它表明,盡管正在進行改革,但自愿碳市場 2.0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失敗。碳抵消正在加速全球氣候行動失敗的可能性,而不是阻止這種失敗。通過這項改革取得的進展似乎在范圍和潛力上都是有限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為什么自愿碳市場的支持者和投資者在面對已證實的(和反復的)失敗時愿意繼續干下去。
這些發現,再加上許多其他專家的工作,有必要明確誰應該為過去幾十年來自愿碳市場 “制衡機制”的一再失敗負責。現在是我們正視這項研究和大量證據所清楚地暴露出來的東西的時候了——盡管有人聲稱改革,但自愿碳市場仍然讓我們一頭撞向冰山,而碳抵消撕開而非堵塞泄漏的漏洞。
很明顯,2024 年重演了過去的失敗。我們不能再委托自愿碳市場行業擔任氣候行動的船長。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知道人類與致命冰山的碰撞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注:企業責任組織和作者均沒有任何沖突需要披露。企業責任組織不從公司或政府那里獲得任何資金。它主要由個人和經過仔細審查的基金會資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