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2022年泰山科技論壇在山東省日照市召開。論壇以“雙碳”戰略——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聚焦創新驅動,深入分析實施“雙碳”戰略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探討實施“雙碳”戰略的路線圖和對策。
山東在“雙碳”機遇下,如何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連日來,經濟導報記者走訪調研了山東多個低碳、綠色典型案例,對此進行求解。
“零碳高速”轉型新起點
日前,“濟南東零碳服務區試點項目建設成果評價會”在山東高速集團召開,與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濟南東服務區是國內首個實現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務區”,對推動交通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示范引領意義。
“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3400噸以上,遠超當前年均2000噸的排放水平,已實現‘凈零碳’運營,并具備‘可持續碳中和’的能力。”山東高速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東“零碳服務區”重點打造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零碳智慧管控系統、污廢資源化處理系統、林業碳匯提升系統“四大系統”工程。
“高速公路服務區人流量大,低碳發展的示范效應高。山東高速作為領軍型國有企業,提供了同行業的標桿,也使得全社會更清晰直觀地了解凈零碳排放的路徑,對于促進其他領域的低碳發展有現實的重要意義。”8月9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對“凈零碳高速服務區”給予了高度肯定。
周勇表示,在目前碳中和技術尚存在較大差距情況下,山東高速可以選擇有一定經濟性的各類低碳發展或碳中和技術,盡可能減少碳排放,才能夠在全國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廣應用。隨著碳中和技術的不斷成熟,再趨近“凈零碳”排放。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優先制定服務區的“凈零碳”排放標準和示范。隨著技術創新投入的加大,山東高速還可以在知識產權和標準制定等方面進行更深入探索。
據了解,該服務區還研發了全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區能源智慧管控系統,區內的污廢資源化處理系統實現了中水100%回收利用,林業碳匯提升系統通過增植19000余平方米竹林、喬木等綠植,使服務區綠化覆蓋率達33%以上。
在8月6日舉行的2022年泰山科技論壇上,周勇也提出建議,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眾多,利用服務區遠離人口稠密區,又處于一個個單獨的相距較遠的物理空間,在各類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儲能和電動車充電等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如果從建設初期就把碳中和作為主要目標,將會取得更好效果。“現有服務區改造也很重要,能夠實現低碳轉型,并通過碳交易取得經濟效益。”
“無廢城市”建設集群推進
《山東省“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近日印發,16市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什么是“無廢城市”?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管言明介紹,“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夠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在距離煙臺市區130公里外的海陽市,山東省首個開工建設并建成投運的核電站海陽核電項目,已經成為山東省單體投資最大的清潔能源項目。海陽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并預留2臺擴建余地。投運后,海陽核電基地每年可節約原煤17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00萬噸。
山東核電副總經理馬元華表示,核電作為清潔能源,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負荷,在減排方面是未來發展一個主要的方向。
“‘無廢’不是單純的環保課題,而是發展模式問題,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都需做好。因此,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在具體的落實推廣中,山東明確了對工業、農業、生活方式等7方面的要求,作為行業內企業,我們也在發力。”山東立榮達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偉亮表示,產生固廢的工業領域是目前他們低碳環保技術及產品的主要應用場景。孫偉亮認為,山東應積極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逐步擴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規模,提升綜合利用能力。
山東作為全國第一個以省政府文件印發“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省份,2022年,全省16個設區市全部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全省將基本建成“威海市引領帶動、沿黃9市重點推進、其他城市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
碳中和還需創新實踐
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我國今后四十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更是硬要求。周勇表示,真正實現碳中和,還需要全社會不斷去創新、去示范,去實現標準化。
“我們從去年開始一直在往‘零碳工廠’的目標靠攏,僅僅積累經驗是不夠的,持續的改善才是更重要的課題。”山東濰坊一家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考察過珠三角、長三角等多家低碳工廠,“考察學習是一方面,但還需要結合我們企業的實際嘗試創新,要面對的挑戰不少。”
據了解,從全球來看,碳中和技術,成熟的只有百分之十幾,處于實驗室階段或簡單工廠實驗的占一半以上,這些技術到產業化和標準化的路程還很遠,也需要很多進一步的技術創新。
中國作為世界碳排放大國,邁向碳中和任重而道遠,山東是二氧化碳排放大省,排放總量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各工業及相關領域正加快尋求低碳新技術以幫助實現“碳中和”目標。
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葉青建議,在雙碳目標下,政府應出臺發展可再生能源配套支持政策,鼓勵企業主動參與、實施,對已實施企業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將形成帶頭示范和良性循環作用。下一步,應通過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充分發揮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的作用,積極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力量,著重加強對節能減排技術、工藝、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政策扶持,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轉化和應用,讓企業敢于迎接挑戰、勇于創新實踐。
來源:經濟導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