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邊會現場
埃及當地時間11月17日11:30分,以“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協同的自主貢獻與全球協作”為主題的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邊會在藍區的 Hatshepsut會議室順利舉辦。本場邊會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野生救援(WILDAID)、北京中金公益基金會、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社會公益保護地聯盟、非洲公民社會組織生物多樣性聯盟(ACBA)、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WF)等聯合協辦方派代表出席邊會。與會機構代表圍繞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詳細介紹了推動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階段性成果和典型案例,深入討論國內外如何推動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行業合作,共同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增效和全球協作等行業熱點和前沿話題。
UN邊會舉辦者合影
中國角邊會舉辦者合影
下午16:00,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野生救援(WILDAID)、中國氣象服務協會(CMSA)、北京中金公益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全球環境研究所、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等機構聯合協辦的“中國角”邊會在同日舉行。
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孫楨致辭
在致辭環節,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孫楨蒞臨邊會,首先對大會相關情況進行了簡要總結與回顧,他強調,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與我國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高度一致,如何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在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增加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有效地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能夠更好地助力我們適應氣候變化,增強生態系統韌性,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他表示,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議題,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明顯感覺到自然的議題和場館的自然元素很多,希望全球的同行們也都積極行動起來,加快推進自然行動與氣候行動協同效應。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QHSE首席專家,OGCI執委會委員周愛國致辭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QHSE首席專家,OGCI執委會委員周愛國現場參會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全面總結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和中石油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戰略部署,希望在未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與在座的合作伙伴們一道,共同搭建項目合作試點示范平臺、公益資金募集平臺,國際合作平臺和公眾宣傳倡導平臺,積極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大局,服務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不斷發揮林草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作用,引導社會公眾踐行低碳理念,為建設國家公園、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開辟新的路徑。同時,周愛國副理事長代表楊超理事長預祝邊會取得成功。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李政院長視頻致辭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李政院長在視頻致辭中指出,把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與現有的減排技術與政策相結合,將對我國更新、強化自主貢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二級調研員張國斌進行主題演講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二級調研員張國斌在現場作了“林草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行動”主題演講。宣傳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林草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舉措,分享了中國林草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行動以及10年來取得的顯著成效,介紹了中國林草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落實措施,為國際社會系統全面地分享了中國林草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取得的成績以及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氣候價值實現專項基金執委會副主任孫健進行主題演講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氣候價值實現專項基金執委會副主任孫健現場參會,發表題為“氣象助力新能源開發和氣候生態旅游的中國實踐”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情況和“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情況。他表示,專項基金將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論研究、科技創新和標準制定,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普及,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路徑研究和項目示范推廣支持力度,推動氣象領域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促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價值實現的協同增效,為我國雙碳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其他合作伙伴也分別發表了精彩的演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全球氣候總監Brendan Guy與大家共同探討了“氣候行動中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主流化”的話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高級顧問朱云來,以“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為主題,闡釋了二者的互動關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生態系統管理委員會主席Angela Andrade,從全球視野,詳盡介紹了“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標準及指南的全球應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柳軍用生動的案例,解讀“中國石油推進氣候變化應對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治理的創新實踐”的路徑和成果;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國際氣候政策主任John Verdieck與大家分享了“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協同的全球實踐與展望”;浙江農林大學原校長周國模教授線上參會,從多年豐富的工作經驗出發,發表主題為“竹林碳匯及竹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中國的實踐和展望”的精彩演講;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徐晉濤主任在現場作“基于森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展望”的精彩的脫稿演講;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執行秘書長王彬彬聚焦“雙碳背景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實踐”,通過視頻展示了相關案例的成果。
圓桌一:“行業和企業推動NbS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嘉賓討論
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項目氣候變化與能源總監葛樂主持了第一場嘉賓討論環節,各位嘉賓圍繞“行業和企業推動NbS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理事長,中金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馮丹云出席嘉賓環節討論,她簡要介紹了中金公益基金會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加大對綠色低碳、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直接參與和投入,在多個省份共同推進了公益生態碳匯林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情況,她表示,中金公益基金會將堅定支持和響應中國政府的有關倡議,加強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公益伙伴的合作,繼續積極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國際竹藤組織項目經理Selim Reza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香奕、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執行主任張瑞英圍繞主題發表了各自的獨特看法和精辟見解,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秘書長楊彪通過視頻發表了關于對企業推動NbS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理解與思考。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執行主任張瑞英現場發布了《CEGA氣候變化適應差距分析報告》以及《2021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
圓桌二:“社會組織推動NbS及氣候和生物多性協同的中國行動”嘉賓討論
在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生態保護項目主管曾楠主持的第二場嘉賓討論環節,“社會組織推動NbS及氣候和生物多性協同的中國行動”主題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理事長,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通過視頻方式參加以“社會組織推動NbS及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的中國行動”為主題的嘉賓討論環節,以和林格爾生態修復項目為案例,闡釋了NbS在自然、社會和經濟之間的動態適應機制,以及如何引入多元化要素的參與,更好發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協同效應。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利民、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執行主任史湘瑩、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項目主任彭奎、亞洲開發銀行氣候項目官員Sugar M. Gonzales、野生救援氣候項目經理謝端端幾位嘉賓從不同視角和各自開展的工作領域進行了案例分享和經驗交流。
在近四個小時的時間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推動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邊會主題得以全面延展,國內外與會嘉賓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